《后会无期》原来是这样一个故事

刚到上海,恰逢韩寒《后会无期》上映,一路哼着小歌就到了莘庄凯德龙之梦,画面靓丽,机灵满地,伴随着旁边大妈夸张的笑声,电影结束了。谈不上多满意,不无聊,类似看完《1988:我想与这个世界谈谈》。个人评价是,完爆小四,但结构松散,不深刻,绝对不能算经典。

刚到上海,恰逢韩寒《后会无期》上映,一路哼着小歌就到了莘庄凯德龙之梦,画面靓丽,机灵满地,伴随着旁边大妈夸张的笑声,电影结束了。谈不上多满意,不无聊,类似看完《1988:我想与这个世界谈谈》。个人评价是,完爆小四,但结构松散,不深刻,绝对不能算经典。

好久没踏踏实实写点东西了,从内心掏出的文字与脑海中拽出的,于写作者感受相差甚远。前者是刚需,如冯唐「内心的肿胀」亟待抒发。而我那篇半年前就想掏出的《在工厂吃包子的早晨》至今一字未写,想起这茬内心肿胀,长吁短叹,真不是懒,而是想在找到下一份工作后,完完全全的脱离工厂后,再写这篇陪我压抑的文章,继续憋着。
听说,上海一姑娘跟随男友回家过年,见到第一顿饭想分手。
这事,我真表示理解。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,呆在上海一年没回家,也很难体会近乡情更怯的感觉,在没下火车前,内心还有些许期待,但下车后穿过墙壁斑驳的通道,避开成群在车站口揽客的黑车司机,站在彩钢搭起的简易公厕前,恶臭传来,回望一眼背后的「开封站」,满眼幽怨。